如果說《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是研究毛主席的文獻標桿,那么《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則是研究毛時代的資料制高點!
新中國到底如何走來,網上的說法、重要人物的回憶錄,往往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那我們今天到底以誰為基準?
當下的歷史已經證明,對毛時代的研究材料,核心的參考材料只有那么幾種,《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毛澤東年譜》,此外還有一套,叫做《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
對于要熟悉和研究毛主席的同志來說,當然前兩種參考資料已經十分的全面。但是對于想要真實了解那個時代的國情的同志來說,則仍欠缺不小,因為,新中國是革(ge)命的結晶,它是千千萬萬人共同奮斗的結果。所以,至少還要了解當時的政策到底怎樣實施?各重要領導人在各個重大歷史關頭,是什么樣的一個態度和主張?當時制定了怎樣的政策和國策?
在翻看當時許多重要人物的回憶錄的時候,其往往不免為一己之見,或為“自己”諱,或在重大事件上只參加了很小一部分,或在關鍵問題上只談看法不談實際,虛無縹緲,講別人錯誤可以,揭自己短處不行,彼此之間,相互沖突。這是許多重要人物相關方所出版的傳記、回憶錄一個無法祛除的弊病。況且,即使不論這些弊病,紛繁龐雜的回憶錄,本身也是我們無法一一閱讀和把握的!
新中國的歷史如何來還原?只有毛主席當然是不夠的!上世紀九十年代,有一波老同志,如鄧力群等人,出于對社會主義和毛主席的無限熱愛,費盡心力,出版了一套《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
本書收入的是從建國開始至“文化大geming”前夕的重要文獻,以《共同綱領》開卷,書中包括中共中央、全國人大、政務院或國務院、中央軍委發出的最基本文件及批轉的所屬部門的一些重要文件,中央主要領導人、一些部門負責人發表的重要講話和文章,以及通過報刊傳達中央精神的重要社論等;還收入一部分在歷史上曾產生過較大影響的或具有重要理論意義的非正式文件和講話記錄。
窺一斑而可知全貌,一下我們舉個例子來說明,比如說,1962年開七千人大會,《變局——七千人大會始末》這本書講的很細,但是對于其中具體人物的講話和報告,也只能是摘錄。但是本書不一樣,他是這樣的。
以上八個長篇報告,全都是關于七千人大會的。劉(liu)鄧的主張是什么?林(lin)彪的發言到底怎么講的?大會成員都在關注什么問題?周恩來怎么說?毛主席報告又是怎么說?這些文件,都是十分少見和稀缺的,放在一起把問題呈現出來,則更是少見!
可以想見,在歷次大的事件背后,都有這一一個個的決議文件和重要文章做注腳,而成為眾多歷史見證者的共同記憶和準繩。
它直接以權威報告的形勢,字里行間展現了當時路線斗(dou)爭的面貌,而跟我們現在市面上所流行的鸚鵡學舌,立場歪斜的胡說,有著本質的區別。這一點,正是《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所體現的那一撥老同志的良苦用心。
再比如說:
關于赫魯曉夫的假共產主義及其在世界歷史上的教訓(九評蘇共的公開信,1964年7月14日)
關于1963年國家決算和1964年國家預算草案的說明(1964年7月22日-李先念)
把文藝戰線上的社會主義革命進行到底(祝京劇現代戲觀摩演出大會勝利閉幕,1964年8月1日《人民日報》社論)
中共中央關于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奪權斗爭問題的指示(轉發天津市委《小站地區奪權斗爭的報告》1964年10月24日)
中共中央關于農村社教工作隊工作方法問題的批示(轉發安子文進村四十天的工作報告,1964年12月17日)
中共中央轉發上海市委《關于上海城市四清運動的情況報告,1965年3月12日)
中共中央批轉衛生部黨組關于組織巡回醫療隊下農村問題的報告(1965年1月27日)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銜制度的決定(1965年5月22日)
以上所列,不過掛一漏萬,《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全書20冊,390萬字,皆是當時的最重要文章和文件,曾在我們的國家歷史中,發揮過巨大的作用,它不是空對空的扯皮,而是切實的引領著新中國的政(zheng)治斗爭和社會走向。這些重大歷史決定和報告,都是我們了解新中國政(zheng)治和歷史國情的核心參考材料!
本書的研究和參考價值,是難以估量的,也許只有《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才能與之比肩。經濟尚可的同志可收藏下來,不管是內容價值還是收藏價值,都非常值得!
公告:各位朋友請注意,春節前后(2023年1月12日-1月29日)暫停發貨,急需勿拍。打算春節閱讀使用的朋友,請在1月12日之前下單。
重讀老舊書∣好書都在這!
掃碼加微信
客服:1779152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