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章中心 > 第三世界 > 亞洲

一位老共產黨員 又當上了我們這個鄰國的總理

2022-12-27 09:28:12  來源: 鳳凰網   作者:牛彈琴
點擊:    評論: (查看) 字體: / /

皆為資料圖

皆為資料圖

  (一)

  一位老資格的共產黨員,又當上了我們這個鄰國的總理。算起來,這已經是他第三次上臺執政了。

  這個鄰國,就是尼泊爾。

  這位老共產黨員,就是普拉昌達,他所領導的政黨,名字就叫尼泊爾共產黨(毛主義中心)。

  毛主義是什么?相信也不用我多做解釋。

  談到自己和中國的淵源,普拉昌達曾經這樣說,毛澤東是尼共(毛)區別于尼泊爾其他所有政黨包括其他共產黨最根本的地方。

  但在尼泊爾,共產黨也不是一個,有尼共(毛),還有尼共(聯合馬列)。

  根據12月25日達成的協議,7黨聯盟獲得尼泊爾執政地位,總理五年任期,普拉昌達先出任總理,2025年卸任,然后由尼共(聯合馬列)主席奧利再出任總理。

  算起來,自2008年5月廢除君主制以來,尼泊爾已經歷了10次政府更迭,其中,普拉昌達梅開三度,上演了政壇帽子戲法。

  很有意思的是,這一次他宣誓就職的時間,是12月26日。

  (二)

  不管從哪個角度看,現年68歲的普拉昌達,毫無疑問是一個傳奇的人物。

  他的原名是帕蘇巴·卡麥爾·達哈爾,普拉昌達其實是一個化名。

  普拉昌達有多種翻譯,如“憤怒之火” 、“兇猛的人” 、“勇者” 等。但他自己認為,普拉昌達不是“憤怒”,包含著對自己的信仰、思想和祖國的執著情感。

  但他有一段時間,確實很憤怒。

  普拉昌達出身于最高種姓的婆羅門,但父母都是貧農。由于家境太過貧窮,他9歲才上小學,后來擔任了一所小學的代課老師。

  對現實政治的不滿,對階級剝削的憤怒,促使普拉昌達走上了一條革命的道路。他一度帶領支持者走入深山,開展游擊斗爭,從農村包圍城市。最初他只有幾百人,但不斷發展壯大,最終控制了尼泊爾的相當部分地區。

  他逃過了一次又一次的圍剿和暗殺。他曾對記者半開玩笑說:“我們的情報系統不斷收到消息,說‘統治階級’為我‘量身定做’了多套暗殺計劃。”

  尼泊爾是一個窮國,內戰更導致民不聊生。經過長期艱苦的談判,2006年11月,當時的尼泊爾首相柯依拉臘和普拉昌達在和平協議上簽字,尼泊爾11年內戰走向終結。

  2008年,普拉昌達成為尼泊爾廢除君主制后的首任總理。2016年,他再度出任總理。

  政治風云變幻,2018年,尼共(聯合馬列)和尼共(毛主義中心)曾合并為一個尼泊爾共產黨,兩派領袖奧利和普拉昌達出任雙主席。但最后,兩派又分道揚鑣。

  兩派的分裂,讓大會黨成為尼泊爾第一大黨。為奪回政權,2022年普拉昌達和奧利又走到了一起。目前三大黨的議會席位,大會黨89席,尼共(聯合馬列)78席,尼共(毛)32席。

  果然只有聯合,才有執政權。

  (三)

  作為一名老共產黨員,普拉昌達其實與中國有著深厚的淵源。

  革命戰爭時期就不說了。他第一次出任尼泊爾總理后,第一個出訪的國家就是中國,2008年他專程來北京出席了奧運開幕式。

  進入新時代后,中國最高領導人第一個會見的南亞國家政黨領導人,就是普拉昌達,盡管他當時已經下野。

  執政之初,事情千頭萬緒,但中國領導人專門撥時間會見一個鄰國的已經下臺的政黨領袖,這是相當罕見的,這也說明了他對普拉昌達的特別看重。

  那次會見,也被認為是普拉昌達最山窮水盡的時候,一則提高了普拉昌達在國內的威望和影響力,二則據說也打消了這位游擊戰領袖再次上山打游擊的打算。

  對中國來說,不管尼泊爾是共產黨執政還是非共產黨執政,也不管是哪一個共產黨執政,別折騰再發生內戰了,安居樂業,發展經濟,這既是尼泊爾人民的希望,也是作為友好鄰國的中國所樂見。

  據說,正是在那次會議上,激動的普拉昌達就提出了修建中尼鐵路的愿望,中方也積極予以了回應。

  今年3月,王毅到訪加德滿都,也與普拉昌達舉行會談。雖然還是在野黨領袖,但普拉昌達明確,尼方將繼續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決不允許任何勢力利用尼領土從事損害中國的活動,這一立場從未動搖,也決不會動搖。

  王毅也說了很意味深長的一句話:中方同樣支持尼維護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堅持獨立自主的內外政策,愿同尼方一道,維護中尼友好和地區和平大局。

  當然,必須指出的是,對華友好,是尼泊爾超越黨派的共識,并有著堅實的社會基礎。

  普拉昌達是這樣,奧利是這樣,其他領導人也是這樣。

  很簡單,尼泊爾有兩大鄰國,一個是印度,一個是中國。

  從文化上看,尼泊爾與印度關系密切。但印度和尼泊爾的領土糾紛,印度對尼泊爾的大國沙文主義,也讓尼泊爾非常反感,反正隔一段時間,兩國之間總會爆發一些危機。

  記得有一年,印度全力封殺尼泊爾燃油供應,導致尼全國陷入混亂,汽車無法上街,所有城市和鄉村三天兩頭停電。

  當時的尼泊爾奧利政府別無他法,緊急求助中國。很夠義氣的中國,運油車隊翻越喜馬拉雅山脈,幫助尼泊爾渡過了難關。

  當然,尼泊爾也很注意平衡。2016年,印度總統到訪前夕,尼泊爾政府干脆宣布,中印國家元首到訪尼泊爾,全國都放假一天。

  印度人卻多少有些別扭,現在來訪問的是我們,中國領導人來還不知什么時候,你卻提前預告都放假一天。

  但這卻是尼泊爾的外交平衡藝術,夾在兩個大國之間,一切小心翼翼。

  很有意思的是,打了10多年游擊戰的普拉昌達,曾經的革命目標之一,就是打倒“印度霸權”。但上臺執政后,用印度媒體的話說,兩位尼泊爾共產黨總理,奧利更注重對華友好,但普拉昌達似乎更加“親印”。

  這是印度媒體的感覺,是不是真這樣,我也不知道。

  但這卻是很有意思的國際政治。

(四)

  (四)

  最后,怎么看?

  還是簡單三點吧。

  第一、普拉昌達擔子不輕。

  很簡單,尼泊爾政壇動蕩背后,是民眾對現狀的強烈不滿。通脹在加劇,經濟很不景氣,銀行貸款利率達到了18%,尼泊爾人希望發展,希望穩定,希望繁榮。曾經打天下的普拉昌達,面臨著治天下的難題。后者可能比前者更難,更考驗他的治國理政水平。

  第二,外交要堅持平等的觀念。

  印度之所以時常與尼泊爾交惡,就在于印度難以掩飾的霸權做法,引起了尼泊爾的強烈反感。尼泊爾親近中國,也不僅僅是因為中國的援助(印度援助也不少),中國對尼泊爾的尊重是重要原因。印度的教訓,我們其實也要吸??;我們的經驗,則要繼續發揚。

  第三、中國的軟實力有長足進步。

  不管是又上臺的普拉昌達,還是過兩年又上臺的奧利,不管是老共產黨員,還是以前的尼泊爾王室,都對中國持積極友好的態度。我總覺得,這也是中國軟實力增強的體現,一個強大、繁榮、自信而又尊重鄰國的中國,必然贏得其他國家的尊重。

  在古代,形容中央王朝繁盛,往往用六個字:“近者悅、遠者來”。

  近悅遠來,對中國是好事,對鄰國也是幸事。

  還是希望老共產黨員的普拉昌達,第三次執政順利。因為印度的緣故,更希望尼泊爾這個鄰國,獨立自主,維護尊嚴,繁榮昌盛。

「 支持紅色網站!」

紅歌會網 SZHGH.COM

感謝您的支持與鼓勵!
您的打賞將用于紅歌會網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傳播正能量,促進公平正義!

相關文章
三级片电影网站 - 视频 - 在线观看 - 电影影院 - 品赏网